Q: 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是否需要戒口?
A: 一般來說是不需戒口的,但移植後因免疫能力較弱,故宜採熟食及均衡飲食,並請遵循營養師的指引。如在服用環孢素期間,則不可吃西柚或飲西柚汁,因會影響藥物在血內的濃度。
Q: 是否要戒食貝殼類、牛、雞等食物?
A: 貝殼類食物多寄生蟲及較難洗淨,宜避免進食。而牛、雞等是可以進食的,除非對這類食物有過敏反應。
Q: 胃口差怎麼辦?
A: 少食多餐。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及不同的烹調方法以增加食慾。
Q: 有什麼食物最有幫助?可否進食燉補品?
A: 宜均衡飲食,各類營養素均需攝取較合宜。可喝補湯,但避免加入中草藥。
Q: "健康食品"對康復是否有效?
A: "健康食品"以不過敏、成份標示清楚及不影響服用之藥物為原則。至於維他命丸應可以的。但宜避免食用所謂"增加免疫力" 及有中藥成份的食物如人參、靈芝等。如真的想服用維他命丸或 "健康食品"等,必須先徵詢醫生的意見。
Q: 可否睇中醫?
A: 可以但不要服用中草藥,及最好在完成所有藥物治療之後。當然最好先徵詢醫生的意見。
Q: 另類治療是否對病有幫助?
A: 視乎什麼治療。如音樂治療、氣功及太極等都有幫助。
Q: 造血幹細胞手術之成功率有多少?
A: 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前,醫生在家庭會議中會向病人講解其移植之成功率。如果忘記請向醫生查詢。
Q: 造血幹細胞捐贈者有否危險?何時復原?
A: 手術總有危險但捐贈造血幹細胞之風險很低, 手術前捐髓者會作身體檢查,並安排見麻醉師,作全身麻醉之評估,確保捐贈者之安全。捐贈者在捐造血幹細胞後會給予大概一星期病假,請配合均衡飲食、多休息、繼績服用補血藥、及避免提重物和做劇烈運動。
Q: 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後,是否一定可以康復?
A: 不可以說得那麼實在。須定期覆診,看有否其他問題如排斥、感染或復發等情況。
Q: 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是否一定有排斥?如有,通常會發生在那些器官?
A: 首先造血幹細胞移植後是不一定有排斥。而急性抗宿主病 (移植後一百天內) 主要影響皮膚、腸及肝此三大器官。至於慢性移植物對抗宿主病 (移植後一百天以外)則會影響較多器官,如口腔內膜、皮膚、腸、眼、生殖器官、肝及肺。
Q: 沒有抗宿主病,是否正常?抑或是手術失敗?
A: 不能以抗宿主病作為移植成功的指標,需定期覆診觀察。
Q: 害怕抗宿主病, 或移植抗體產生疾病
A: 害怕是很自然的事,但應避免擔心一些不可預知、不能預測或較難控制的事。
Q: 治療過後,有沒有後遺症或長時間不適,如記憶、體力等問題?
A: 移植後可能有感染、抗宿主病、疲累、白內障、不育、集中力不足等問題。應定時覆診,多做運動及 有不適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。
Q: 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,對男性的"性功能"會否有影響?
A: 不可確定。或會受心理、體力、外表的改變而有所影響。需要耐性及多與伴侶溝通。如有問題請覆診時問醫生。
Q: 女性病人害怕"性行為"會容易受感染。
A: 不用害怕"性行為"會容易受感染。最緊要注重個人衛生、留意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指數方可進行性行為,及作好安全措施避免懷孕。 有需要,可向醫護人員查詢。
Q: 移植後,有沒有經期?
A: 多數病人移植後沒有經期, 但有少數病人繼續有經期但更年期可能提早。
Q: 接受移植後,要休養多久?何時可以上班或上學?
A: 自體移植者大約 6 至 9 個月。異基因移植者則大約 1 年。整體也要視乎當時有否抗宿主病、併發症及是否仍需服用抑制免疫力的藥物。 有需要可向醫生商討。
Q: 出院之後到回復正常生活,這段時間是否需要九個月時間之久?
A: 自體移植復原較快,大約 3 個月至半年。而異基因移植復原期一般約 1 年, 並視乎身體狀況及服用之藥物。
Q: 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,何時可以外出?
A: 其實可以外出但謹記帶上口罩及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如酒樓、戲院, 環境污染之地方與地盤,裝修工作進行中所處及垃圾站。
Q: 休養期間,可否與小孩同住?
A: 可以但要注意個人衛生。避免接觸剛注射 活疫苗,防疫針的人(約分隔 4 星期)。最好在家庭成員注射防疫針前通知醫護人員以確定應否注射。
Q: 可否談婚論嫁?
A: 當然可以,不過一定要對方清楚你的病情。
Q: 擔心外表容顏改變及擔心會影響婚姻和諧。
A: 頭髮會在移植後 3 個月慢慢生長。期間可配帶假髮、帽子或頭巾。
- 膚色慢慢會回復正常,需要多些耐性。
- 配合均衡的飲食習慣來保持正常體重。
- 溝通極度重要。在真愛及包容下,一切外表的改變是應該不足以影響夫妻關係。
Q: 擔心復發。
A: 沒有人能預測何時會否復發,所以擔心不能預測的事,衹會對身心有害而沒有幫助,請抱平常心。
Q: 治療過程常看到病友離開,故有死亡陰影。
A: 心裡一定感到不舒服,但請明白死亡是自然的,故別想得太多。其實亦有很多已康復的病友繼續生活、繼續工作。
Q: 如何算是正常人?
A: 不要話自己不正常。放開枷鎖,給多一點自信。
Q: 個人/家庭經濟困難如何解決?
A: 可透過病房轉介到醫務社工求助。如有關自購藥物錢銀問題,病房醫護可幫助詢問有否其他基金資助。但批核與否則視乎該基金所定之資格。